古徽州人出徽州有三條道路可選:徽杭古道、昱嶺關(guān)和新安江。有作家曾這樣感嘆:“不知是山浸透了江,還是江染浸了山,人到新安江,連眼瞳都被染綠了。”新安江山水畫廊全長百里,兩岸“高山林、中山茶、低山果、水中魚”,乘輪渡暢游這條“東方多瑙河”,流動的山水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……
山水畫廊染綠眸,徽州古城詩意鬧
新安江山水畫廊深受四季寵愛,冬季最為特別:遠(yuǎn)眺山霧朦朧、江天一色,近看水面含煙、旖旎綺散。前往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(zhèn)碼頭,靠岸的輪渡像一只只巨大的白鵝。我們排著隊陸續(xù)上船,走在船面上如履平地,站在船沿看遠(yuǎn)處山水人家,只有江風(fēng)吹拂薄霧,安靜極了。
船終于啟程,登上輪渡最高層,張開雙臂任薄霧如紗般拂過。待船破開迷霧,江邊古色古香的徽州人家隱現(xiàn)于青山之中,粉墻黛瓦,宛若仙境。在這樣靈秀動人的山水中泛舟,千年前詩仙李白也迷醉其中:“清溪清我心,水色異諸水”,念著這樣的詩句,聞著濕潤的水汽味道,還真有幾分曠達(dá)在心間。
黃山市歙縣新安江山水畫廊風(fēng)景區(qū)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輪渡的第一站在冰雪歡樂谷停留。誰曾想到,皖南山水間還藏著朔北亮晶晶的冰雪世界。剛步入室內(nèi)冰雕館就有冷意襲來,腳下踩著的積雪咯吱作響,舉起手機一頭扎進(jìn)這片銀白之中。雪花如柳絮紛飛,光影樹影相依,只覺“銀花珠樹曉來看,宿醉初醒一倍寒”。前一秒還是江南水鄉(xiāng)的朦朧婉約,這一刻仿佛瞬間穿越到北國,只余漫漫朔雪。
從冰天雪地里緩過神來,繼續(xù)涉水而行,第二站前往綿潭將軍埠。“砍不完的九砂柴,打不完的樟潭魚,看不完的綿潭戲”,這是流傳于這一片的俚語。綿潭碼頭被人們稱為“將軍埠”,船還沒靠岸便已經(jīng)遠(yuǎn)遠(yuǎn)看見埠頭上的一塊牌坊,這是為了表彰綿潭人汪瓚抗倭功勞而建。汪瓚返鄉(xiāng)之時,村民唱戲迎接,這就是綿潭戲之始。
穿過牌坊,隱約聽到戲曲的聲音傳來,走近古戲臺,舞臺上正有一場綿潭戲在上演。這并非獨創(chuàng)的地方戲,而是數(shù)百年來以當(dāng)?shù)剜l(xiāng)音模仿其他戲曲種類的唱腔而形成的獨特戲曲。耳朵跟隨婉轉(zhuǎn)的戲腔,心思好像早跑到數(shù)百年前,曲中的歡笑、別離、繁華、滄桑,仿佛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真實地發(fā)生過。
黃山市歙縣綿潭碼頭“將軍埠”恩榮牌坊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綿潭戲《水淹七軍》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綿潭戲《婚嫁祈!(組圖)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回到岸邊,“九姓捕魚”表演的村民已經(jīng)準(zhǔn)備好。傳說北宋徽宗二年,韓世忠奉命處置起義軍,最后暗自釋放了九個姓氏的起義軍上百人,并下了“不得靠岸”的禁令。從此,九姓人靠水吃水,以打魚為生。漁民們劃著漁船到江中心,手中攥著成串的大網(wǎng),只聽一聲指令高呼,漁民轉(zhuǎn)身間把網(wǎng)拋向空中,巨大的漁網(wǎng)漫天撒開,畫出優(yōu)美的圓弧,迅速落在江面上,引來鼓掌聲一片。
歙縣新安漁風(fēng)千古情大型實景演出“九姓捕魚”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最精彩的當(dāng)屬鸕鶿捕魚,這個古老的技藝已經(jīng)傳承千年。鸕鶿們在主人的口令聲中紛紛一頭扎進(jìn)水里,我們靜靜地看著江面等待,僅一會兒工夫,第一只鸕鶿就鉆出了水面,嘴里叼著條大魚。在游客們的歡呼和贊嘆聲中,漁人眼疾手快地用抄子抄回大魚,從桶里拿出一條小魚喂進(jìn)鸕鶿嘴里,這是對它的獎勵。撒網(wǎng)、收網(wǎng)、插魚、人鳥配合捕魚……這是水鄉(xiāng)獨有的和諧風(fēng)景。
歙縣新安漁風(fēng)千古情大型實景演出“九姓捕魚”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輪渡的最后一站絕不能錯過,在漳潭紅妝館,你能了解徽州世世代代婚禮嫁娶的禮儀變化。朱漆門欄,大紅嫁紗,紅妝館內(nèi)的基調(diào)是喜慶的正紅色。漫步館中,館頂牽起數(shù)條紅色帳幔,像是巨大的花轎轎頂,顯得隆重又?jǐn)z人心魄。聽說這里的展品多達(dá)數(shù)千件,全都是原件,其中的大部分在平時見所未見:大至婚床衣櫥,小到女紅針篋,件件精縷細(xì)刻,內(nèi)外應(yīng)有盡有。這千余件展品如果一一張開展示,可延綿十余里,號稱“十里紅妝”。最值得一看的當(dāng)屬“天下第一轎”,這個16抬紅妝木轎重量足足有1噸!細(xì)觀轎身:四周有窗,絹畫為幕,立柱、隔板均精雕細(xì)刻,刻有花鳥、龍鳳、人物等,皆是栩栩如生。遠(yuǎn)遠(yuǎn)看過去,好似一座移動的豪華宮殿!
黃山市歙縣漳潭紅妝館“天下第一轎”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參觀完紅妝館,還可去館后逛一逛,那里有一棵千年古樟,有“中國樟王”的美稱,據(jù)說要11人方能合抱。
千年古樟樹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時至中午,乘船返回,每每路過散落在青山中的小小村落,濕潤的水汽中便夾雜著勾人的飯菜香氣。待船靠岸,隨意找家當(dāng)?shù)夭损^都是地道的徽州味道;罩菝顺赭Z魚、毛豆腐自不必說,歙縣特有的太白魚頭定要嘗嘗。新鮮的魚頭配上嫩滑的豆腐,佐以其他配料,文火慢燉2小時起步。待揭開鍋蓋,頓時香氣四溢。只見湯汁白濃似鮮奶,豆腐滑嫩,魚肉肥糯,吃起來不油不膩,尤其是味鮮香醇的魚頭豆腐湯,令人久久難忘。
太白魚頭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午后陽光慵懶,將車駛上324省道,曬著陽光一路西行,半個多小時后,徽州古城的詩意便在眼前了。位于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中部的徽州古城,東臨問政山,西臨練江,群山環(huán)繞,溪流阡陌。站在城門前抬眼望,只覺城門規(guī)模宏敞、面勢雄正,燙金的“徽州”二字不知是多少人的向往,只有斑駁的古城墻暴露了這座老城幾經(jīng)風(fēng)雨的滄桑。
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(組圖)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漫步城中,城墻蜿蜒曲折,街道阡陌縱橫,“粉墻黛瓦馬頭墻,天井廂房夾正堂”的徽州民居鱗次櫛比地排列其中,都是歲月奔走的味道。徽州山多地少,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率,人們將房子緊挨在一起,形成許多窄小巷道。在這樣的小巷里穿行,既幽靜又新奇,彎彎繞繞地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,真有幾分纏綿的味道。
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(組圖)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古徽州人富而好儒、仕而護(hù)賈,“置家宅、興祠堂、立牌坊”是古徽州人一生的目標(biāo),在古城四周轉(zhuǎn)轉(zhuǎn),能遇到不少牌坊與祠堂。來到古城中心,陽光下屹立著的許國石坊記錄著徽州人讀書、入仕、報國的艱辛與榮耀。從18歲到39歲,許國(1527~1596年)參加了9場考試,6場落榜。48歲時,大器晚成的他一躍成為萬歷皇帝的老師。許國才華橫溢,勤勤懇懇,歷任嘉靖、隆慶、萬歷三朝重臣。許國石坊的氣勢恢宏還未靠近就若有所感,毫不費力就能看到牌坊正中的“大學(xué)士”三個大字,走近細(xì)看才發(fā)現(xiàn)還有許多小字,那是他的生平功績。
許國石坊又稱大學(xué)士坊,由四面青石牌坊組成,仿木結(jié)構(gòu),斗拱托檐,據(jù)當(dāng)?shù)厝苏f是全國唯一一座為旌表功勛、科第、德政以及忠孝節(jié)義所立的八腳牌坊。繞著牌坊一周欣賞,青石雖已褪色,上面雕刻的彩鳳、雄獅、云騰等圖案仍清晰可見,變化豐富,隱隱可窺見昔日繁華。
黃山市歙縣徽州古城許國石坊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在熱鬧的西街一號,安若酒店鬧中取靜,古色古香。這座始建于50年代的俄式二層小樓經(jīng)由改造,變成街道角落里幽靜的民宿,老式的原木家具讓人靜下心來。奔波了一日,在寒夜里泡上一壺花茶,黃蕊白瓣在滾水中浮沉,滿室馨香。
黃山市歙縣安若酒店(組圖)(圖片來源:黃山市文化和旅游局)
說起詩情畫意,談到魂牽夢縈,“徽州”二字是多少文人墨客的向往。這個冬天,乘船游覽新安江山水畫廊,遠(yuǎn)處高山,近處碧水,兩岸徽派古民居星羅棋布……冬日里的溫柔時光,就在山、水、老城間悠悠流轉(zhuǎn),這是你夢過的徽州嗎?
文/黃紫燕